欧阳修智救狄青

  北宋仁宗时期,欧阳修与狄青同朝为官。欧阳修才华横溢,文章冠绝天下,狄青骁勇善战,打起仗来所向披靡。这一文一武,表面看,好像没什么相同之处,但那一份忠君国的情结,爱民如子的情怀,却都是一样的。也正是因为这些,他们才惺惺相惜,结成了挚友。  狄青出身行伍,说话办事直来直去,不太会逢迎人。有一回,狄青打了胜仗归来,宰相陈执中为了拉拢他,亲自率文武百官前来祝贺。狄青很高兴,连忙摆了盛宴款待大伙。但他并没有特别恭维陈执中,敬酒的时候,反而先与欧阳修碰杯。这小小的无意之举,就激怒了陈执中。他认为,狄青这是居功自傲,没把当朝宰相放在眼里,于是怀恨在心。  待众人散去后,欧阳修劝告狄青,如今怠慢了宰相,要当心祸从天降。狄青一愣,随即哈哈一笑说:“我哪里怠慢他了?皇上英明,我心正身正,何惧之有?”事实上,狄青也确实光明磊落,后来的日子里,尽管陈执中总想伺机报复,却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,而不得不作罢。  宋仁宗皇佑四年,狄青奉命征讨西夏。西夏兵将听说是狄青来了,吓得惊慌失措,还没怎么打,就溃不成军了。西夏王李元昊没有办法,只好送来降书顺表,真正向北宋称臣。这一下,狄青的威名便更加响亮地传开了。班师还朝的时候,百姓们欢呼雀跃,纷纷堵在路上,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。狄青马不能行,他感动得热泪盈眶,不停地向大伙儿拱手致意……  哪料想,这场面却被陈执中知道了!他立刻进宫对仁宗说:“狄青已深得民心,如果不除,必成大患!”仁宗一惊,慌道:“此话怎讲?”这样,陈执中就把狄青受到百姓拥戴的情形,添油加醋说了一番。仁宗听后,摇摇头说:“狄青是忠臣。”陈执中当即回道:“恕臣直言,太祖何尝不是周世宗的忠臣!”这话戳中了仁宗的痛处。当初,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虎将,周世宗死后,因小皇上年幼,赵匡胤就在手下将士的簇拥下黄袍加身,夺了周家的天下。那时候,赵匡胤曾痛哭流涕,对后周众臣说:“实在是万不得已啊!”……这个狄青,会不会也“万不得已”而黄袍加身呢?仁宗不由得打了个激灵,暗暗有了惩治狄青的念头。  可问题是,狄青现在并没有罪,而且还有赫赫的战功。仁宗找不到合适的借口,正犹豫不决的时候,国家又出了大乱子。原来,岭南有一个叫侬智高的,因不服大宋统治,便煽动部分少数民族起来造反。他们的声势很大,当地的宋军抵挡不住,一退再退,没多久,叛军就控制了好几个州县。消息传来,朝野上下顿时慌作一团。这时候,仁宗想到了狄青,但又不太放心,就与陈执中商议,先命陈曙带兵十万,前去迎敌。  这陈曙是陈执中的心腹,奸诈而有心计,尽管精于吏道,却不会打仗。遇到侬智高的叛军,头一阵,就被打了个落流水。陈曙慌了,忙重整队伍再打,可还是一个败,实在顶不住了,他只好向朝廷紧急求救。仁宗也没有办法,只好再次起用了狄青。陈执中心里虽然不快,却因陈曙不争气,没什么好说的。但他怕狄青再立大功,就派人密令陈曙说:狄青大军一到,侬智高必败,这头功你一定要抢在手!  狄青临走前,欧阳修来为他饯行。欧阳修忧心忡忡地说:“这一去,你可得小心些。你要冷落百姓,如果他们再围观你,你就用鞭子狠狠打他们,尽量让他们恨你。”这算什么话?狄青不解。欧阳修说:“当初,韩信领兵在外,遭到刘邦的怀疑,曾问计于张良,张良告诉他要‘自污’。韩信听了张良的话,行军打仗的时候,对百姓们大肆掳掠,以至于百姓们都怨声载道,大骂韩信。刘邦知道后,嘴上虽然对韩信严加斥责,心里却不再怀疑他了。你现在与韩信有何区别?”狄青恍然大悟,出了一身的冷汗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小编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story.panziye.com/13867.html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