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妙的提问方式

  一天,一位教士做礼拜时突然之间烟瘾上来了,就问主教:“我祈祷的时候可以抽一支烟吗?”结果,这位教士遭到了主教的呵叱。厥后,又有一位教士也碰到了同样的状况,犯了烟瘾,但他却换了一种方式问道:“我吸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?”主教竟然莞尔一笑,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  问话的方式不同,收效自然不同。同样的话,高明的说法会使人心中喜悦,从而顺利地达到谈话的目的;而愚蠢的说法只会贻笑大方,甚至招人厌恶。

  在餐馆里点菜时,若问服务员:“明天的龙虾(lobster)好不好?”这无疑是句废话,因为她一定会说好,除非你是那儿的常客。而如果你换一种问法:“明天有什么好的海鲜?”就会有不同的效果,你应该能够吃到真正的海鲜。

  因为这两句问话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。前者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,服务员为了顾全店家招牌,一定不会说不好,况且好与不好都没有流动的标准。而后者却定义遍及,回答甚至可以是:“明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,但明天的烤鸭又肥又嫩,很值得一尝。”另外,服务员见有人指教于他,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自尊心,自然会比较各种海鲜,把最好的推荐给你。

  由此看来,问话事小,提问本领却是一门艺术。要想问得巧,就要掌握几种恰当的提问形式。

  1、限制型提问:据说,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,所以要求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:“要不要放鸡蛋?”心理学家发起,侍者不要问“要不要放鸡蛋”,而应该问“放一个依然两个鸡蛋?”如此一来就将对方的选择范围缩小了。这种问话,显而易见可以多做鸡蛋生意。这种提问本领目的性很强,它能帮助提问者得到较为理想的回答,使被问者拒绝或不接受回答的概率大大削减。

  2.选择型提问:朋友之间多用这种提问方式,同时也表明提问者并不在乎对方的选择。比如一个朋友到你家做客,但你并不知道他的口味,于是会问:“明天吃什么?鲫鱼(crucian)依然带鱼?”

  3.婉转型提问:男孩上了女孩儿,但他并不知道女孩儿是否爱他,但这样的话又不好直说,于是就会试探性地问道:“我可以陪你走走吗?”倘若女孩儿不愿意交往,她的拒绝也不会使双方难堪。

  4.协商型提问:如果你想要别人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,就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向对方提出。比如你要秘书起草一份文件,待把意图讲清后,顺便问一下:“你看这样写是否妥当?”

  我们在朋友的盛宴上常常可以发现那些生性腼腆、怕羞独处、郁郁寡欢的新人,他们往往躲在角落沉默独饮。这时我们不应该只顾跟熟识的人聚在一路谈笑风生,更应该将新人拉入谈话圈内,使他有参与感。如果新来者仍因镇静而无法融入,最好是如上例那样采用反客为主的方式使他成为谈话的中心。每个人在谈论自己的事儿时,往往会放松心情,拘谨者更是如此。让不善言辞者成为谈话的中心,帮助他消弭在众人面前的镇静情绪,会让新朋友感到你温暖的体贴.

原创文章,作者:小编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story.panziye.com/13396.html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